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叶沿林: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前后的回忆
发布日期:2021-05-18 浏览次数:

时光荏苒,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至今已过二十年,感觉犹如瞬间。这二十年,应该是北大物理学科一百多年历史上十分难得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现在与二十年前相比,学院的师资队伍、学科资源、学术成就,都上了几级台阶;当然离大家追求的目标,也还有很大距离。按学院的纪念活动要求,我在这里写一点回忆文字,希望有利于新一代物理学人了解初心,更好地守护、耕耘、建设好这片科学家园。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学院能再攀高峰,在顶级水平上对话世界。

beat365官方网站的成立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教育在80年代有一个恢复和全面发展的活跃期。但90年代的全民经商,对教育和科研冲击很大。当时有个著名的说法,就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北大在那几年也有“推倒南墙”之举,以方便做生意。当时教师的工资待遇比现在大概低两个数量级。年轻教师大都琢磨两件事——下海或者出国;而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坚持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为继。例如,原技术物理系理论核物理教研室的青年骨干郭华老师,担任了很多核心基础课教学,每月工资单下来,扣掉各种必需的支出之后,基本是负数(他的情况曾被整理上报给国务院领导)。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前后,也是中央启动“科教兴国”战略的时候。5月4日,我们全校教师坐着数十辆大客车,浩浩荡荡地开赴人民大会堂参加庆典,一路交通管制,畅行无阻。会上,中央领导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985工程”随之启动,北京大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北大物理是学校的支柱学科之一,毫无疑问,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组成部分。但校内长期沿袭下来的学科单位布局相当复杂,各种资源效益很难发挥。作为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举措,学校下大力气推动校内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按照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的体制,先后合并建立了外国语学院、beat365官方网站、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等。就物理学科而言,当时的物理系、技术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电子学系都有完整的行政管理系统(二级单位)和本科物理教学系统,各自维持着相当大规模的师资队伍,而招生人数不多;“文革”前参加工作的教师大批退休,而年轻教师断档严重的背景下,也都面临相当多的困难。2001年3月中,我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做实验,接到校领导的电话,谈到学校体制调整的意图和安排。当月20日开始,上述几家单位以及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负责人(我时任技术物理系主任)组成的筹备工作组多次碰头,讨论、协调此前酝酿已久的合并成立beat365官方网站的方案。4月18日和27日,学校常务副校长迟惠生、党委副书记岳素兰连续主持召开了两次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工作组会议,校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都参加了;会上基本确定了合并成立beat365官方网站所涉及的领导机构和资源整合等问题(见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简报2001年第9期《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工作小组会议纪要》)。在此基础上,2001年5月18日,学校在办公楼礼堂召开大会,宣布beat365官方网站正式成立。许智宏校长在讲话中希望beat365官方网站“能够真正成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强大阵容的排头兵”。

beat365官方网站由原物理系全部、原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科学专业(空间物理部分并入地空学院)、原技术物理系的核物理专业和辅助机构、原天文学系全部、原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全部,以及一些交叉研究机构整合组成;教职员工共约320人(其中教授87人)。

学院成立之后,亟需正常运转,尽快建立内部结构和管理机制。从一开始,学院就注重公开、规范的运作方式。考虑到二级单位的特点,学院行政决定采用“beat365官方网站公文”“北物院第〔__年〕_号”的版头和编号方式发布正式文档,学院党委也做了类似安排。学院成立当天,就连续发布了第〔2001〕001~004号公文:《关于beat365官方网站办公会实行例会制度的决定》、《关于任命院长助理的决定》、《beat365官方网站干部分工的安排》和《beat365官方网站关于设立办公系统的决定》。基于三级建制、二级管理的运行体制,学院的工作重心在本科教学、招生以及行政管理,而科研和研究生工作的重心则在三级单位(系、所),其中三级单位基本上是按照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组建而成的,并保留两个实体本科教学中心(含若干教授编制)。经过一段时间酝酿之后,于2001年8月完成了三级实体单位组建和负责人任命(见北物院第〔2001〕008号公文),包括:普通物理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大气科学系、技术物理系、天文学系、理论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现代光学研究所、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电子显微镜专业实验室。在此期间,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岗位聘任委员会、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也相继建立。学院的公共财务采取统一的收取比例和在二、三级单位之间的分配政策,由此保障了基本运行支出。


2001年5月18日,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大会在办公楼礼堂举行

师资队伍建设

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后,马上面临教师队伍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称之为“居危思危“。2002—2004连续三年,退休人数高达29、23、17人。这期间,各系、所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同时基于实际情况从毕业生中选留了一部分,这三年的新增师资分别为16、11、10人。学院50岁以下的教授从2001年的13人增加到2005年的45人,大体反映了这一阶段新老更替的状况,维持了特殊时期师资队伍的基本稳定,保障了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在大批新教师入职的背景下,依据学校政策,出台了《beat365官方网站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工作的(暂行)实施细则》(北物院第〔2005〕001号),促进教师队伍的规范建设和水平提升。

学院成立前后,年轻师资的充实得益于“985工程”实施后教师薪酬和住房待遇的改善。自1999年7月起,校内各单位就依照学校部署开始制定全员岗位聘任的具体实施方案,按9个级别落实到人。同年11月,学校经过严格评审,确定了各单位的聘任方案。2000年,岗位津贴落实到位,教师的薪酬待遇大体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这当然是极大的激励,对于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补充青年人才都发挥了巨大作用。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后,岗位合并管理,并在充分协商基础上分配落实到各三级单位;当时全院共设有A1岗12个(院士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除外),A2岗30个,A3岗53个。

教师的住房条件也得到比较快的改善。上世纪90年代,青年教师普遍住在筒子楼,同一层楼的许多家合用厨房和厕所。后来,李岚清副总理紧抓高校的“筒子楼改造工程”, 北大的畅春园 55 楼成为样板。前面提到的郭华老师就住在55楼,李岚清曾在改造前后两次走访他家。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之初,郭华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但很遗憾的是,因罹患不治之症于2006年英年早逝(年仅43岁)。筒子楼改造当时的确是缓解青年教师住房困难的一大善举,经历过的人都念念不忘。对于比较资深的教师而言,1999年前后蓝旗营小区的建设和入住,在当时也是很大的突破。总之,从本世纪初开始,教师住房条件得以持续改善。

到2009年,beat365官方网站有教师178人,其中教授75人(含55岁以下53人);拥有全职院士7人(另有7位兼职院士),“长江”特聘教授8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973计划”或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师资力量在全国高校中处于优势地位。

本科教学的巩固与改革发展

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之初,由于上述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北大物理本科传统优势的招生和教学也碰到很大困难。为此,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平稳过渡。如:返聘了十来位经验丰富的教师继续授课或辅导年轻教师;聘任赵凯华、曾谨言、吕斯骅教授为教学委员会顾问;在岗位聘任中明确规定中、青年教师承担基础课的基本要求(见《beat365官方网站关于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要求》(2001)、《关于岗位聘任的补充规定》(2002)、《beat365官方网站关于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规定(试行)》(2004));组建教授咨询团参与招生宣传与咨询工作;等等。

学院的建立和对本科教学的统一管理使得教学模式的系统性改革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国家计划性质向自主双向选择转变,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和认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顺应这种变化,需要拓宽本科培养口径,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需求和学生自主选择。实际上,即便在原来最强调专业对口、培养急需人才的时候,北大物理也比较重视基础、视野、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技术物理系(原物理研究室)创始人胡济民先生曾经在“核教育回忆史料”里写过《关于在北大成立物理研究室的若干回忆》,其中谈到:“在1955年,党中央决定要迅速发展原子能事业,这就需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钱三强同志商量,大家认为这种人才需要很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必须从一开始就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并强调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我们认为,那种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认为学什么就要做什么的看法是不完全对的。对于学生个人来说,这种想法实质上是缺乏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当然实际上这类学生也常会遇到,那是一种培养失败的例子。”

2001年起,在赵凯华、曾谨言、俞允强等资深教授的倡导下,学院组织全院教师对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体制、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国内外广泛调研(2002年编辑了《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内部使用)》),召开了多次教学研讨会。特别是于2002年11月23—24日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beat365官方网站教学工作大会,常务副校长迟惠生、副校长林建华、教务部部长李克安等出席并讲话。经过反复研讨和争论,全院达成高度共识:采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实行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完全学分制,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具体地说,就是对课程体系(包括必修基础课)做模块化重组,提供菜单化的多种选择;每位本科生都可以按照总的学分要求和个人实际情况,设计自己四年的课程学习计划并根据实际进度不断调整。相对于过去每个年级的学生基本按单一教学计划齐步走的体系,这是很大的变革。好处是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励了学生自主选择和安排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给课程内容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的平行开设和排课、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管理、教室需求、选课指导等带来了全面的挑战。

由于这是涉及学生根本利益和北大物理学科数十年教学声誉的深刻变革,因此特别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各方面的精心组织协调。教学大会之后,学院组建了众多教师参与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工作组,具体研究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003年,学院正式推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编写出全新的《beat365官方网站本科生教学手册》。2003级新生入学时,除了人手一本《手册》之外,学院还设立了由十几位老师组成的本科生业务指导委员会,向学生讲解新的课程体系并指导学生选课。学院的排课和学分管理、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要求、本科生综合指导课、学生工作等也密切配合,有力保障了新的培养模式于2003年一步到位,对全体新生实施。



2002—2003年学院组织编写的《物理教学参考资料》和《本科生教学手册》

多样化、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施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beat365官方网站由于招收较多竞赛生等,新生状况差异较大,自主选择适应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多种需求。同学间的相互比较,也促进了学习积极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年限普遍提前,比如“量子力学”课程过去一般统一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现在大部分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甚至有的学生提前到二年级上学期,这对于学生参加本科生科研和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很有利。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会出现过分急于学完课程的倾向。学院设立了选课指导委员会,常年为学生提供帮助,后来又设立了大量教师参与的综合指导课。


“量子力学”选课情况统计

随着学生对专业方向的选择自由度增大,选择节点提前,促进了各三级单位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投入,以吸引优秀的研究生生源,这也促进了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主动走向基础课教学的第一线。基于这项改革的一系列成效,“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获得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新的模式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近二十年来一直平稳运行和不断优化改进。

beat365官方网站拥有物理学、核物理、大气科学三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本科招生、课程、教材、教学实验室等一直在国内保持着比较突出的优势,也在国际评估中被认为跻身全球领先地位。

“211工程”、“985工程”与学科建设

beat365官方网站的科研工作重心在各系、所和科研平台,学院主要提供管理和服务支撑,并负责组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学科建设项目。

学校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先后启动,但投入力度比较小。学院成立后,在继续执行各单位原有项目的同时,迅速开始了一轮全面的学科规划,于2001年11月15日完成书面报告并上报学校。

“211工程”二期(“十五”期间)北大物理学项目执行期限为2002—2005年,重点建设了理论物理、天体物理、非线性动力学、放射性核束物理与高能探测、半导体发光物理与器件、高温超导、纳米结构、飞秒超快强场光学、超导加速器等方向。“211 工程”三期(“十一五”期间)北大物理学项目执行期限为2008—2011年,主要建设方向包括基础物理科学研究(内容包括高能物理理论,粒子物理唯象学,量子场论与宇宙学,核结构与中高能核物理,统计物理与量子多体理论,计算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高能物理实验,晕核与核天体理论,核结构与核衰变理论,少体理论与核反应理论,离子束材料,核探测技术,等离子体与聚变物理等);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的交叉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宽禁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超导材料物理和超导电子学,凝聚态物质磁性及相关效应,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功能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表面物理与薄膜物理,凝聚态理论与计算物理,软凝聚态物理,介观光学,飞秒超快光物理,光子学新材料与器件,光学理论与量子信息,原子分子物理等);天体物理研究(内容包括宇宙学与星系物理,星际介质物理、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活动星系核与黑洞吸积盘理论,粒子天体物理等)除物理学之外,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也获得“211 工程”三期项目支持。

“985工程”二期执行期限为2004—2008年,beat365官方网站获准设立了两个平台:一个是微观和宇观物质科学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能物理、宇宙学与星系物理、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高能量密度物理、先进光源和粒子束核心技术等;另一个是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平台,重点建设介观半导体体系发光与激光的物理与应用、介观光学及其应用研究、介观功能体系电磁物性研究、介观物理理论与交叉领域研究等。平台同时承担部分公共设施建设任务。

北大物理学科原有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我国核科技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通过激烈竞争,成功争取到建设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9年,通过科技部验收挂牌,成为我国核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天文学科推动建立了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为学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学院从2006年开始恢复等离子体物理学科,2009年正式成立beat365官方网站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研究所(三级实体单位)。2009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挂靠beat365官方网站的新体制实体研究机构),随后招聘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大大增强了北大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力量。

论文发表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科研进展情况。学院成立前几年,物理学科每年发表SCI论文400篇左右,与哈佛大学等国外名校的物理学科大体持平,于是不再将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指标。二十年来,北大物理学科论文被引用数和高档次论文数持续增加(具体数据可参见《北大物理百年》(第二版)),目前也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物理学科的大体水准;未来的追求目标更倾向于原始创新和高影响力。

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初期的几项重大活动

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的时候,物理大楼正在进行全面装修改造(从2000年6月至2002年暑期,历时两年多)。改造完成后,教学科研环境大大改观。考虑到随即要举办的几项重要活动,学院重新设计装修了物理中楼大门和各层的门厅。

为纪念李政道先生倾力推动的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实施二十周年,“二十一世纪物理学与中国的发展——CUSPEA学者研讨会”于2002年6月5—7日在北京大学召开。5日下午,会议开幕式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人事部部长张学忠,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名誉教授李政道,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和部分兄弟高校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后,李岚清副总理等与CUSPEA学者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随后,李政道先生和许智宏校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作为历史传承和物理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2003年举办了北大物理学科九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编辑印刷了由沈克琦、赵凯华先生牵头撰写的《北大物理九十年》一书,完整地记录了九十年学科史、上万名学生和教职工的名单以及各历史时期的总结;编辑出版了画册、邮折、学术专刊;在物理中楼三层大厅精心布置了“风雨九十年”历史展等。9月15日,在物理楼举办了饶毓泰、叶企孙、周培源、吴大猷、王竹溪五位物理大师铜像揭幕仪式。李政道、马大猷、朱光亚、彭桓武、黄昆、沈克琦、赵凯华先生和许智宏校长等莅临仪式现场。随后,李政道先生等与学院本科生座谈,并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10月21日下午,纪念北京大学物理学科九十周年报告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作了“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与体会”的主题报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Robert Williams博士随后作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展现的宇宙”的报告。10月25日,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了北京大学物理学科九十周年庆典大会,彭桓武、于敏先生等来自海内外的校友、嘉宾以及学院师生两千余人参加。杨振宁、李政道、周光召、朱光亚、于敏先生以及陈佳洱、许智宏、闵维方等以致信或题词的方式表示祝贺。


2003年9月15日,李政道先生在五位物理大师铜像揭幕仪式上致辞,与本科生座谈,与师生代表合影

2003年之后,为学术大师树立铜像的传统得以延续。2006年12月15日,黄昆先生铜像落成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2007年9月22日,大气科学学科举办了谢义炳先生九十周年诞辰纪念会暨铜像落成仪式。2007年12月8日,理论物理学科举办了胡宁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暨铜像落成仪式。北京大学核学科先后为三位创始人胡济民、虞福春、朱光亚先生树立了铜像。学院于2007年7月颁布了《关于在beat365官方网站公共场所建立著名人士塑像的试行办法》。

最后,在这里用李政道先生于2003年9月15日展示的硬笔画“物理大树已成林,1913—2003”作为结尾。据李先生介绍,这是他回忆往事、心潮起伏,清早起来一气呵成的画作。李先生也给大家讲解了这幅画的含义(可惜没有录音),大致是说:为九十年来中国物理建立起相互密切关联的完整体系构架和队伍支撑,感到极大的欣慰,但同时也希望未来这些树上能够花繁叶茂、硕果累累。我的理解,其中蕴含了深深的期待。毕竟,就为人类增添新的知识和科技财富而言,beat365官方网站的同仁依然任重而道远。未来几十年应该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还需年轻学者们新的视野、新的理解、新的创造。


叶沿林  

2021年5月  


叶沿林,beat365官方网站技术物理系“博雅”特聘教授,2001年5月至2009年10月担任beat365官方网站首任院长。